[拜訪日期:105/11/4]
為了健康促進的目的,常陸太田市設立了自然休養村。這個休養村並不是個安養院,而是適合全家人的活動場所,裡頭的「ふるさとの森マウンテンバイクコース」,提供的可是丘陵地2000公尺初學級、4100公尺進階級、4400公尺專家級的山地自行車課程。由於這個地區的林相豐富、野鳥繁多,所以到了周末就會有人特別來這邊騎腳踏車。
藝術祭展出的地方是他的管理中心,原本是用來做為集會中心使用的。老實說,茜看不出這裡到底哪邊舊了,建築物看起來很新,庭院整理得很漂亮,展場也很整齊清潔,根本就是營運中的狀態啊!
這個展場有6件作品,可以感受到部分作品其實是在嘗試著跨領域的創作,所以有些作品是實驗性的,並沒有真正的完成。
D-04 ケアとコントロールのための容器
直譯是「照顧和控制的容器」。兩個恆溫控制的容器中,一邊是蜂巢與蜜蜂,另一邊則是微生物(利用有機物堆肥來發熱)。這是一個概念式的作品,生物及微生物並不是真正地在這兩個容器中孵化。藝術家是希望透過這個裝置來參與當地生態。
這個作品讓我想起另一個作品,1969年的Chickens Hatching,那是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下來孵蛋,最後也真的孵出了小雞。兩個作品比起來,先做的作品似乎比較佔有概念及手法上的優勢。
D-05 旧展示室
如果沒有搞錯,藝術家是以攝影的方式記錄原本出現在這個展示室中的光影(自然產生的),然後進一步將影片加入繪畫、動畫等處理後,在這個展示室中再現。作品的感覺很簡單,但是是個很有fue的作品。
D-06 aPrayer まだ見ぬ つくられしものたちの慰霊
這個作品有一點好玩。茨城縣北部地區有許多的產業都需要用到微生物的發酵技術,所以會有很多微生物為了人類而「犧牲」,比方酵母、納豆菌、酒麴、乳酸菌、米麴,而茨城縣也是生物科技發展的重鎮,有許多人造的細胞或物品為了科學的研究而「犧牲」,像是人工細胞、人工脂質膜、胺基酸、小試管、油滴…藝術家為這天然及人造的細胞設置靈堂,讓觀眾可以坐在瑱子上觀看這些天然的、人造的細胞的「生平介紹」,而在藝術祭過後,還會在鎮上為它們立碑。
D-07 空白のプロジェクト#3 – 大宇宙(うちゅう)の片隅
這件作品是採用茨城縣北部所採集的蘚苔做成球,隨意地放在地上。藝術家想像著「微生物發電技術」已然成熟的未來,想像著或許在宇宙的某個角落,這些球還會唱歌跳舞呢?
D-08 ヴァイド・インフラ
藝術家從納豆菌中萃取材料,製作成納豆樹脂,並利用3d列印成型,這種材質最後會自然分解回歸自然。當然這些都是虛構的,但是整個過程挺有趣的,這件應該是這個展場中我最喜歡的一件作品了。
D-09 折り紙ミューテーション
作品的說明是說,將奈米尺寸的折疊的DNA鏈放到紙鶴的摺紙之中,老實說茜不理解「DNA摺紙」到底是甚麼意思,所以這個作品老實說是看不懂的。
雖然是利用閒置空間來佈展,但是每個作品都有很棒的展示空間,只能說策展人真的很厲害,果然是大師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