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台灣南部] 四草划船之旅,超棒的四草舟屋


[拜訪日期:105/10/1010/23]
  遊七股潟湖的那天原本還想去四草坐船,看看據說是台灣必去的秘境美景,而且還號稱是台灣的亞馬遜河流域到底長甚麼樣子,但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還是直接往「四草舟屋」與子庭家會合,準備划船划個夠。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到這個地方兩次,就知道小朋友們有多喜歡划船這個活動了。

  「四草舟屋」是個可以包棟、可以露營、可以划船的地方,他雖然有地址,但是google導航會導錯地點(我們兩次都走錯!),真正的位置在google導航終點處的對面,導航說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轉頭向左看,看到路的那一邊站著一個小小兵的那個地方才是對的。


  划船的體驗每人每小時200元(不用住宿也可以划),穿上救生衣後會有教練先教學,教大家怎麼拿槳、怎麼划,然後就下水靠自己啦!



  第一次是四個小孩自己划,甜心跟子庭一船、蜜蜜跟致中哥哥一船,兩船在水池裡玩鬼抓人。不得不說有哥哥真的很好,因為第一天划船時遇到兩隻跑來游泳的狗,蜜蜜嚇得哇哇大叫,一直很怕狗游來找他。結果致中哥哥很man的說:不要怕!牠來了我保護妳!



  第二次有美少女家加入,子庭的鐵人爸也自己划了一船,結果三船小孩圍攻一個大人,子庭爸應該沒想過原來一群女生在一起也是很恐怖的。這天小孩們兩人一船在水池裡大玩特玩,精力旺盛的程度,恐怕連鐵人子庭爸都自嘆弗如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平常都有練劍道,兩次划船後的隔天,都沒有小孩喊手痠或是喊累,而且都喊著要在找更多人一起來玩。


  在這裡要特別介紹一下這裡超級體貼又乾淨的設施。由於划船難免會弄溼衣服,所以這裡有淋浴室可以沖澡、換衣服,另外,還有免費的脫水機可以使用喔!還記得第一次來玩的時候茜根本沒有幫小孩準備衣服,當天兩位小妞的褲子都濕了,我們在洗手台把褲子稍微沖一下、拿去脫水,然後就差不多乾了可以撐到高雄再換衣服,真的超感謝那台脫水機的。

  這裡的環境很整潔、空氣流通、工作人員都很親切,小孩們一路玩到夕陽西下才肯離開水面,感覺下回我們可以來這邊包棟,小孩去划船,大人泡茶、烤肉,晚上在叫小孩在草地上跳躍擺正。真是一個完美的安排啊,哈哈哈!

  

[台灣南部] 七股潟湖之旅—配合小六社會第一單元、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物產


[拜訪日期:105/10/1010/23]
  小六的社會課似乎是學到了國家公園以及物產概況,甜心很自豪自己能夠把全台灣的國家公園都背起來:陽明山、雪霸、太魯閣、玉山、台江、墾丁、金門、澎湖南方四島、東沙環礁。這裡面我們帶小妞們去過陽明山、太魯閣、玉山、墾丁等四個國家公園,離我們頗近的台江國家公園大概只去過鹽山、看鹽雕,感覺沒去過七股潟湖好像有一點弱,於是趁著跟子庭家約好要划獨木舟的這天,我們約了美少女家,早上先到七股潟湖來個生態之旅。


  七股這邊的舢舨船很多,也有很多家的遊湖之旅,考量我們家泳技都不是很好,茜挑了唯一一間合法的遊船,叫做「龍海號」。雖然價格比其他家高(大人小孩都貴上100元),但是無論是船體還是救生衣的感覺都比較專業,感覺比較有保障(就是一種花錢買安心的概念)。

  龍海號的船程大約是100分鐘,早上第一班船9:00,其後是11:0013:0015:00依此類推,因為google告訴我們從高雄過去要一個小時,所以我們預訂了11:00的遊船;店家告訴我們要提早20分鐘報到。

  從高雄北上,轉國八安南方向,然後一路開往台江大道,google導航帶的路跟網頁上不太一樣,一路上我們經過好多魚塭,看到一排人在垂釣。小小條的路會讓人有一點焦慮,不知道自己要開去什麼鬼地方,但是!不要緊張!它就是在什麼鬼地方,只要看到旁邊有河有水有人在釣魚,最後終究會開到龍海號的渡船口,而且遠遠的就會看到一艘飄在空中的舢舨,上面還有一隻拉飛展翅。


  報到完付款,店家準備了三種不同size的救生衣。30kg以下穿小橘救生衣,30-60kg穿紅色救生衣,60kg以上穿大橘救生衣,穿完就走路去碼頭。我們今天搭乘的是海龍三號船,店家有三艘船,會依人數多寡開船,三號是最大一艘,因為我們剛好遇上兩團團客。


  今天的解說員有兩位,一位是網頁上的船長,另一位說是台大魚科所的碩士。由於我們被安排在最後兩排,離解說員比較遠,原本以為大概沒機會跟解說員互動,沒想到前面的團客們好像對互動沒啥興趣(或是有興趣也回答不出來),反而是我們把船上的小禮物都帶走啦!

  船長是個走動的嘉言集,講話的過程一路無縫接軌長輩貼圖上的名言錦句:「態度決定高度、掌聲決定解說深度」、「沒有奇蹟只有累積」還會開自己的玩笑:「麥克風給我拿到,船開到廈門都還講不完」逗得老人家們哈哈大笑。

  中場換魚科所的解說員跟大家互動,第一次他問大家:「潟湖的英文怎麼說呢?」這問題太有深度了沒有人回答,於是解說員開始耍他的哏:台灣的英文怎麼說?Taiwan;台北的英文怎麼說?Taipei;台南的英文怎麼說?Tainan;那潟湖的英文怎麼說?於是就有人回答”Seewho”OS: 也太配合了^^;)正確的英文是lagoon,直覺發音是「喇貢」,但其實應該要念成「拉滾」。

  第二個互動還是魚科所解說員發問:「台灣最大的淡水湖是哪個湖?」有人回答「七股潟湖」、「濁水溪」這一類的,我在猜或許解說員在期待聽到「大湖」、「西湖」這些回答,不過茜太快破哏了,直接回答了日月潭,抓了兩隻鳥當伴手禮帶回家(兩隻黑面琵鷺的照片製成的大墊板)。


  我們先路過了許多的蚵架,經過了紅樹林,也遇到了許多開著舢舨船的養蚵人,或許是已經習慣了外地人坐船來參觀他們賴以為生的地方,兩船相會,總會看到他們親切的笑容,以及友善的揮手。


  而後我們到了濱外沙洲,這是一個「無人島」,但是有舢舨的碼頭、周末才營業的攤販、很棒的環島步道。我們沿著步道行走,兩旁有木麻黃擋風,馬鞍藤紫色的花盛開著,被颱風吹倒的樹也靜靜地躺著。繞著繞著,大約一半的路程時有一個觀海的平台,據說對面是廣東,但是任憑我們睜大了眼睛還是看不到。



  小跳跟小孩喜歡踏浪,二話不說直接跑到沙灘上跑來跑去,炎熱的天氣玩水最好,但是時間不是很夠,只能稍微跑一跑,跑太久船要是開走了,要兩個小時後才能回到台灣。


  回程路上船長繞路帶我們去看鸕鶿鳥,黑黑的鳥站在竹竿頭,看起來很淡定,其實是會偷魚來吃的鳥。


  然後船開到了蚵田,船長徵求一位自願者來採蚵,結果全船只有小跳自願。別看一串蚵看起來好像很少,小跳可是舉到兩手發抖,這一串蚵粉重,所以沒有18歲的人是不能下海體驗的。因為小跳的自願他也抓了兩隻鳥當伴手禮帶回家,這一梯次的四隻鳥都被我們家抓回家當紀念啦!


  最後船長講解要怎麼挑好吃的螃蟹,公的要挑第二對腳沒有凹陷的,母的要挑肚子上沒有成對的斑點的。另外螃蟹要清洗之前先放冷凍30分鐘螃蟹就會自然升天,這的秘訣真的很實用,因為茜每次蒸螃蟹都是用米酒把螃蟹灌醉,但是火開下去螃蟹還是會奮力地爬出鍋子超級恐怖的,蒸好之後都是斷手斷腳的;以後就不用怕啦!


  回到岸邊就是小孩最愛的烤蚵仔吃到飽,30分鐘內免費續盤,爐火可以用60分鐘。真是沒想到小孩們那麼愛吃蚵仔,我們真的續盤了,而且小孩一下子就把蚵仔吃光光了,大人吃不到幾顆。



[神奈川縣] 橫濱中華街的關帝廟與媽祖廟


[拜訪日期:103/8/11]
  在觀光地圖上看到中華街裡有關帝廟與媽祖廟,好奇心很強的跳茜二人組立馬決定要來參觀一下,不知道在日本的廟,跟台灣的會不會有甚麼不一樣?

  我們先前往關帝廟。這間廟很好找,因為路名就叫做「關帝廟通」,位置則是在中山路跟長安道之間。廟的外觀跟台灣的廟宇很類似,龍柱石獅琉璃瓦,感受得到濃濃的中華文化,彷彿回到了台灣。


  不過門口的「受付」還是把整個氣氛拉回了日本,因為他竟然是像拉麵店一樣,用自動販賣機販售金紙跟拜香,這點跟台灣真的差很多,雖然少了人跟人溝通的機會,但這對不會講日文的人來說,省下了開口講話的麻煩。


  創建已經150年的關帝廟經歷過關東大地震、橫濱大空襲、火災等劫難,目前的外觀是第四代了,雖然它仍然是當地華人的信仰中心,但開放的空間也讓它成為一個類似觀光景點的存在。

(官網照片)

  關帝廟裡面除了主祀關聖帝君,兩側為周蒼將軍、關平將軍,龍邊為觀音菩薩及福德正神、虎邊為地母娘娘,也是挺有規模的呢!

  而後我們前往橫濱媽祖廟。橫濱媽祖廟在朱雀門附近,這個地點在百年前曾經是清朝的領事館,且原本是被規劃來建造高樓層的住家。後來因為考量到中華街的街景,以及居民的期望,建設公司竟然願意放棄賺錢的機會,將土地賣給橫濱中華街的發展協會來蓋廟!


  橫濱媽祖廟在2005年才開始建設,建廟之前還曾派員到中國及台灣進行媽祖廟的考察。有趣的是在建廟的過程中,在基地裡挖掘出很多明治、大正時期的煉瓦遺骸、玻璃瓶、陶器碎片等,這些出土的遺物部分應用在媽祖廟的太鼓樓和鐘樓底下作為基礎,部分則存放在橫濱城市發展紀念館。

  媽祖廟的金紙、拜香也可以用販賣機購買,廟門口一長溜的燈籠很有台灣廟會的感覺,但是兩旁的紅旗子又把氣氛拉回日本;這兩間寺廟都很混搭啊!


  媽祖廟裡除了媽祖、千里眼、順風耳之外,還奉祀了玉皇大帝、月下老人、註生娘娘、文昌帝君、臨水夫人、福德正神夫婦,可以在不同的香爐祈求不同的願望。


  兩間廟的金紙都只有一個種類,現場買香的人比買金紙的多,看起來金紙文化在日本並不流行,感覺也是好事。

[神奈川縣] 橫濱中華街馬さんの店



[拜訪日期:103/8/11]
  都來到中華街了,我們決定當個觀光客,找間中華料理來吃看看。走著走著路上看到一間叫做馬先生的店」(馬さんの),門口貼滿了食物的照片,而且還是整個中華街最早開的店家(他自己寫的),每天七點就開門了你看看,真是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勤奮的精神;楊先生就決定吃看看這間了。


  仔細一看,好像不少名人來吃過,不過茜認識的只有王貞治、向井理、小南(還是小內啊?)。


  這間店可以講中文,這減少了我們很多點菜的困擾,畢竟要點的東西我們可能是知道的,但是寫成日文,那就不見得會知道了。


  在店員的推薦及自己亂點之下,我們點了麻婆豆腐/炒飯套餐、雜菜麵、菇菇麵、小籠包、三合一點心,大概是日本離台灣跟中國很近,吃起來味道還不賴,最後可是通通吃光光的喔!不過或許是吃慣台灣這邊的料理方式,總覺得還是台灣這裡的口味比較適合我們的胃口。


  後來在路上看到另外一間餐廳的招牌,當店的名物料理竟然是長得很像廣島燒+炒三鮮的組合,我們才恍然大悟,嗯,即便主廚是大陸來的,也得依照日本人的喜好調整味道,難怪總覺得這裡的中華料理吃起來哪邊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