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佐賀縣] 名護屋城跡,曾經有130位大名集合在此地



[拜訪日期:107/1/22]
  安排行程的時候就知道這座城的百城章在博物館中,而我們拜訪的時間剛好是休館日。雖然覺得沒辦法蓋百城章有一點虧到,但都已經到了呼子朝市了,順便逛一下名護屋城也是剛剛好而已。(搭乘昭和巴士到名護屋城博物館入口下車,城跡就在對面)。

  楊跳:名護城不是在沖繩?
  茜:這裡是名護屋城,多一個字喔~
  (這是排行程的時候楊先生鬧的笑話,給大家笑一笑。

  名護屋城是豐臣秀吉在天正19(1591)的秋天所建造,也就是為了打朝鮮(文禄・慶長の役)而修築的城,但現在只剩下城跡(是的又是城跡)。這城占地17萬名方公尺,在當時是僅次於大阪城的第二大城,規模相當大。


  由於茜對於戰爭的歷史沒有太多的興趣,但看資料的時候發現,這城好像很厲害,最厲害的部分是,在日本戰國時代有130位以上的大名來過這裡,在附近留下了「陣跡」,也就是當時軍隊駐紮的遺跡。


  這130位大名,算他們平均一人帶1,500名兵力就好(有的多有的少),這130路英雄好漢就將近20萬人了,不知道當時日本人口數有多少,竟然就有近20萬的人集中在名護屋城這邊,用想像的就覺得盛況空前!

  而且這20萬人其實還有背後的意義,為了讓這麼多的兵力有足夠的糧食、商品以維護生活品質,就得要有相對應的商業活動,可以想像當時城下町的商業活動應該非常蓬勃,在過去應該曾經有過一時的輝煌吧!或許這可以解釋雖然呼子朝市地處偏僻,卻是日本三大朝市之一,應當是曾經的人口數所造成的吧!?

  只不過這個大陣仗到慶長3(1598)就倏地結束,那年豐臣秀吉葛屁,所有的遠征軍隨即撤軍,而後這個城就算是廢了,隱沒在荒煙漫草,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了現在斷垣殘壁的模樣。


  老實說,不去看這段歷史,名護屋城的景色其實還滿美的。大片的池塘倒映著周圍的林木和天色,呈現出一種自在的寧靜。


  湖邊有個解說牌,仔細一看,是用釉料燒製在磁磚上的list。這牌子上面列出了130位大名和他們帶來的兵力,最多有15,000名,最少有50名,很多名字茜有聽過,像是島津義弘、上杉景勝、加藤清正、前田利家、德川家康、北条氏盛、直江兼續、織田信秀、足利義昭、毛利輝元這在當年應該就是一種夢幻明星隊的感覺。


  我們沿著指標行走,兩旁三不五時可以看到遺留的城牆。這裡雖然沒有把城跡修復,但提供了復原420年前的VR,可以下載APP 邊走邊看,APP 會利用GPS定位,把該地區的電腦繪圖(CG)呈現。(沒帶手機/手機沒辦法用的人也可以到博物館租借pad來看)。

  我們沒有租借pad(因為博物館休館),就順著指標拜訪了大手口、東出丸、三丸、馬場、天守台這裡的維護方式很有趣,做了任何的修復都會留下了紀錄,而且還老實地記錄在解說牌上。以下圖東出丸的解說牌為例,解說牌上的城牆是有著色的,復原時才加上的畫上了紅色。


  值得一提的是城牆石頭的大小,茜請楊先生、楊川、蜜蜜當比例尺來拍照,可以看到石頭甚至比楊先生還要高!感覺是超過200公分的巨石呢!


  丸的現況是一片樹林,仔細看樹林中間有一小片竹籬笆。我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過去看,結果,是一口古井耶!這古井就這麼和四周融為一體,難怪要加上竹籬笆,不然就變成陷阱了。


  我們經過馬場,走到二丸、游擊丸後,才發現沒有路可以通往本丸,看了地圖才知道要從三丸那邊的樓梯走上去,只好乖乖繞回去。唉,原本以為可以繞著城走一圈,想想這想法有點天真,本丸要是這麼容易上去,那敵人攻擊的時候不就條條道路通羅馬了嗎?


  走回三丸,我們看到原本沒有特別注意到的階梯,原來這就是通往本丸的「本丸大手門跡」。


  登上階梯,我們來到正在進行發掘調查中的本丸,這裡有青木月斗的句碑,這是昭和初期俳人在拜訪名護屋城時吟詠的詩句:太閤が睨みし海の霞哉」。


  走上天守台,可以遠眺對馬海峽。這裡原本有一座五層七階的天守閣呢!但現在只剩下遺跡可以考證,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重建。


  這次沒機會到博物館內欣賞相關文物,以後有機會再來吧~
  

名護屋城
847-0401佐賀県唐津市鎮西町名護屋1931-3 (博物館的地址)
Tel: 0955-82-4905 (博物館的電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