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台灣北部] 桃園地景藝術節:溪濱公園、中大公園展區


[拜訪日期:108/9/15]
  這一個展區包含了溪濱公園、中大公園、興仁里活動中心、中正路等,主辦單位把這一區用[藝遊八塊厝]來命名。

  從創作的介紹看來,這裡的作品多數是一種參與式藝術,也就是社區的居民一同來參與藝術創作,這方式最近很流行,而把這樣的作品放在居民生活的街廓中,我想應該是一種故意的安排,讓作品能夠更貼近生活。

  因為抵達溪濱公園時正下著大雨,決定只看有興趣的幾件作品,也就是作品26~31 & 34,其他幾件作品分別是料理、聲音、走秀,其實感覺也很有趣,但要繞遠一點,在這大雨天恐怕會比較辛苦。

  問了工作人員,溪濱公園的作品都在腳踏車專用道上,第一件作品就在接駁公車旁,作品26《時空》。這個作品是用一種風土誌的方式來呈現,有照片、有地圖,還將不同時期的地圖用互動式的方式讓觀眾體會。


   看完作品26,突然看到路邊有u-bike。如果沒下雨的話,這一區騎腳踏車來參觀其實是很方便的。(身為一個ingress探員,單手騎車的技術是一定要熟練的,至於茜有沒有邊撐傘邊騎車呢?這當然不能說啊!)

  作品27《一條河》利用寶特瓶在渠道中排成一隻鷺鷥的模樣,因為寶特瓶會浮在水面上,所以可以攔除飄在渠道上的垃圾,然後用垃圾去行成一隻鷺鷥。不過這渠道應該是太乾淨了,參觀的時候只看到一些樹葉,所以鷺鷥的模樣並沒有顯現得很清楚。


  位於中大公園的作品28《桃園躲貓貓》是一件很討喜的作品,如果是晴天,應該會有很多人爬進涵管休息、拍照。該說感謝這個大雨天嗎?茜可以在任何角度取景,因為,整個中大公園就只有茜一個人啊啊啊啊啊~


  同樣位於中大公園的作品29《保護色》是用回收的課本、紙張塑造成的作品,可能是因為都是紙漿,在這個大雨天中,全部的作品都穿上了雨衣,其實看不太清楚。大概可以看到作品是從花盆長出來的,是一種花盆長動物的概念。這是一個有趣的想像,但是這個天氣下沒辦法好好欣賞,有點可惜。


  作品30《感蕨》是用回收的衣架組合而成。蕨類通常生長在比較潮濕的環境,都市中大概需要認真澆水、或是要有人造池塘才有辦法長出這麼巨大的蕨類。有趣的是或許整棵綠色的蕨類比較單調,藝術家在人工蕨上放上了了紅色的蜻蜓,瞬間畫面都豐富了起來。


  作品31《畫家常》是把民眾的故事化為符號與色彩,印成印花布後,再縫製成躺椅上的椅面。這些顏色鮮豔的躺椅倆倆放置在建德公園的大樹下,感覺很適合乘涼說故事,只是在城市的傍晚現在還有這樣的活動嗎?


  在通往作品31的路上,茜看到了作品34《邱創乾美術行旅》,這是把邱創乾藝術家寫生的作品放在藝術家當年坐著的位置,讓過去的風景和現在的風景可以有個對應。老實說還真看不到歲月的痕跡,因為完全不一樣啦!


  看完作品茜走回接駁公車站。這時候應該要搭乘綠線去桃園捷運A21環北站,就可以搭捷運轉高鐵。但因為茜一時不相信自己,問了開車的司機,司機建議我要回火車站轉車過去搭高鐵就這樣多花了一小時的時間。以後還是要問工作人員或是認真看導覽會比較清楚啊!

  感覺地景藝術節滿有趣的,還有很多活動可以參加,真希望高雄也能有這樣的展覽啊!


2019 桃源地景藝術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