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台灣北部] 桃園地景藝術節:大湳森林公園展區



[拜訪日期:108/9/15]
  想看這個展覽很多年了,今年終於有時間可以北上。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去桃園探險,解鎖了自己搭火車、自己找旅館還沒有迷路的新成就,感覺挺好的。

  先講一下交通。基本上這個藝術節有免費的接駁車,連結桃園車站、大楠森林公園、溪濱公園兩個展區。而因為大楠森林公園是主展場,所以大楠森林公園(北站)、地景臨時停車場、西坡埤塘生態公園、兒童美術館、所以大楠森林公園(南站)這之間也有接駁車可以移動。如果看不懂接駁車、或是找不到站牌,其實每一個停靠站都有工作人員可以問,像茜本人就是一路問到底(但是回程問司機就錯了,司機根本第一天上班,害我白白繞了路)。

  一早茜從桃園火車站出發,往公車總站方向前進,打開google map查公車時發現火車站其實距離大楠會場也沒多遠,然後身旁剛好有U-bike…就決定騎車去吧!騎車的路線也很簡單,順著大林路走,左轉介壽路,然後一直騎到感覺緊張不知道有沒有騎過頭?這時候和平路就會出現,左轉就到了。


  茜一路騎到和平路都很順利,沒想到才轉進和平路時突然開始下大雨,瞬間淋成落湯雞。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還完腳踏車(重慶路上的重慶公園),才發現大湳森林公園10:00才會開放,而我還車後走到展區也才9:00

  守門的警衛建議大家去菜市場逛逛,茜決定先走路去西坡陂塘看作品,因為也不過是1km的距離,走去看完走回來,還有時間休息呢。

  西坡陂塘只有一件作品。陂塘是桃園地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開心有一件作品能跟這樣的地景做結合。這件作品叫做歡聲笑語,作品的創作論述是這樣的:[全球有6.63億人無法輕鬆獲得清潔用水,『雲朵』出現提醒了人類面對大自然所給予的恩惠與全球暖化自然變遷後的災難]10:00過後每半個小時會有一次可能是水舞的演出,所以我沒看到。雖然沒有看到演出,但是光看靜態的作品也很有感,因為這個陂塘的對岸高樓林立,倒映在陂塘中,呼應了人與環境密切的關聯,也間接地闡述著,地球的永續和環境的保護,其實是人類的鍋,因為沒有人類,根本沒有永續的問題。

  走回大湳森林公園,大約等待10分鐘之後就可以入園了。茜在旅館拿過摺頁,大概知道動線,就照著作品1-23的規劃行走。感覺作品位置都有經過選擇,比方作品1《飛越桃花源》這件作品跟旁邊的地磚就能夠融為一體(還是其實是為了作品才鋪的?)


  有幾個作品沒有看到,比方作品2《中原大學景觀系》(未開放)、作品4《重生之屋》(大雨淹水暫時關閉)、作品8《自然舞衣》(維護中未開放),作品21《忘路,遠近》(要登記,時間不夠)。


  在逛作品4《然然之間》的時候聽到路人對談:「這是個作品嗎?」『好像是耶。』「這是在做甚麼?」『啊就藝術。』(這結論好像下得挺好的?!)
這個作品的創作論述是:[回應場域歷史,再詮釋自然將其化為人造的質感],作品就是一個像是走廊的通道,用水幕來「形成」一面牆,大概是用自然的流水來建造一個只屬於此時此刻的建築的概念吧?想像著天氣晴的情況下,白色略微透明的水幕在陽光的照射下散射出迷濛的光芒,加上水幕落在地上的水聲,應該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只可惜這時天下大雨,聲音甚至蓋過了作品的聲音只能說我們和作品相遇的不是時候。


  作品5《大湳遺址》是一個結合民眾參與的作品,把大湳地區的植物做成類似化石的模樣。這樣的手法先前就有看過了,只是,在這裡竟然看到一隻恐龍XD,我想這個參與的民眾應該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大概是想測試看看,觀眾會不會看到這個小玩笑呢?


  作品7《變》是茜很喜歡的作品,也結合了民眾參與,創作論述是這樣的:[運用台灣原生自然建材「竹」打造了36件以桃園民眾之「手」為模的雕塑,提醒著我們人類與自然同為一體,沒有分界,合而為一。]這些白色的手高高地伸展著,和兩旁聳立的松樹有著相似的姿態,樹上寫著:我們、就是、自然。是啊,人類一直都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總不覺得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用二元論把自己切割到[人為]的那一邊,但是人為在哪裡?還不就在[自然]裡?


  作品10《樂桃源》受到許多民眾的喜愛,一看作者,原來是賴純純老師的作品。賴老師先前在當代的美人魚那件作品,要透過水晶球來觀看,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這次的感覺讓人想到草間彌生的雕塑,但感覺比較童話、比較親和,側身的那朵花讓人想起小丑的帽子,有一種無可言喻的歡樂感。鮮艷而抽像的花位於水池的中間,倒影隨著水波時而清晰時而融成一片,雖然不是個擁有藍天的好天氣,但綠水中的花也別有一番風味。


  另一個受到民眾喜歡的作品是作品17《風彩》[豔麗繽紛的色彩、婀娜多姿的形式,為不可見的風動具體賦形,也為生生不息的自然代言。]這件作品的曲線真的很漂亮,讓人有被微風輕撫的感覺,我在這裡遇到以前在台北工作的同事,還一起自拍,風把蒲公英的種子吹到不同的棲地,也把人和人的關係吹在一起。


  作品20《共用循環》是茜很喜歡的作品,也因為它會「起霧」的特性特別浪漫,有好多民眾在這裡等著跟霧合照。這件作品的創作論述是這樣的:[遺世獨立的大樹及葉梢邊瀰漫闊散的霧水,與地面上的多重圓圈圖騰相互呼應。引導觀者感受平衡與不平衡、自然與人之間互相依賴共存的生命新視角。]作品定時會施放水霧,水霧慢慢擴散,然後把樹、把人、把週界都給包圍了,而後過一陣子,所有曾經淹沒於白煙中的一切又重新回到眼前。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消失>出現>消失>出現,果然是個週期性的循環啊~選擇用水來描述人跟自然的共存,真的是很棒的手法。


  BTW,這作品的規模有一個操場大,這規模非常有感受力,讓人遠遠地就看得到,難怪會吸引這麼多民眾。 
  會場還有很多有趣的作品,有的茜有拍照,有的沒有,就一併放在最後吧。






2019 桃源地景藝術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